小鈞,小四。就讀特教班。
我和小鈞媽媽在100年就認識,當時評估結果單位沒有收她,去年(103)和媽媽再次相遇,有了更多的互動。
今年五月中,小鈞來到我的教室學習,上了五次課程,媽媽給了我好大的肯定,包括來自學校的發現,真的很開心,能看到小鈞在這裡認真學習,也能把這樣的態度再表現在學校中。⋯
問我做了什麼?
我檢視自己的服務,有幾個很重要的關鍵。
1、親師合作
媽媽對我的相信,讓我能全心投入教學,不用在教導的過程中,還得疲於說服家長我怎麼教、教了什麼。媽媽已經在去年參與我帶領的家長團體中,學習到了部分教導技能,我只要再提醒一下,媽媽就能回去配合了。接下來,當然還有更多的規劃等著實行。
2、營造正向學習環境
環境的營造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,記得在決定讓小鈞來上課,媽媽就開始跟他”預告” 要來我這裡上課,還請我先傳教室的照片、我的照片(羞)給她看,讓小鈞先留下好印象、感到有安全感,以避免孩子以往到新環境抗拒情緒失控無法教學。當然,可想而知,第一次來,小鈞就立刻叫我白老師,我也迎上了大大的笑容和邀請,她直接衝進教室,沒有任何抗拒,開始了我們第一次的互動。
3、真實評估孩子的優勢能力與先備能力
任何的教學開始,若不是建構在孩子的優勢能力與先備能力上,如何能在一定的基礎上給予適合的課程規劃。經由動態觀察評估、晤談及相關資料、課程本位評估等等,我們設計課程進行教學、隨時依進展調整課程、課後討論,充分運用一小時密集教學等等。
4、建構合宜的課程設計
一個小時,我們能規劃幾個課程?要從哪裡著手,這都考驗著教學者的經驗,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,所以課程都是一套個別化設計課程,我們會根據孩子醫院評估建議、再評估他的知覺反應、核心能力、基礎能力、認知、溝通語言、社會互動、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等面向,然後規劃在一小時內進行教學。
5、一次只增加一點點難度
從有一點點能力但不夠完整先教,穿插會的在其中增加孩子反應信心,再一點一點堆疊起孩子的能力,孩子的逐步進步從我們每一次課程進展是明顯可見的。
6、積極認真上課的老師
在這裡教學的老師都是我精挑細選,除了修習相關課程外,都是喜歡小孩子且正向積極態度的教學者。經過八個月觀察訓練,他們開始試著直接教學,現在都能獨當一面,也因為她們總是展現積極學習態度,帶給孩子更多回饋,孩子的學習也就自然跟著進步。